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楚雄州2020年商务运行情况

索引号:115323007704937969-/2021-0128001 公文目录:社消数据 发文日期:2021年01月28日 主题词: 文  号: 成文日期:

楚雄州2020年商务运行情况

楚雄州商务局

2021年2月

 

一、商务领域经济指标情况

2020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18.65亿元,同比增长-3.7%,低于全省增速(-3.6%)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速(-3.9%)0.2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7。分行业看: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5%,低于全省增速(10.5%)15.5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14;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0.2%,高于全省增速(-0.2%)0.4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6;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8%,高于全省增速(-15.6%)7.6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1;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3.3%,高于全省增速(-8.7%)5.4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2。

全州外贸进出口总额994922万元,同比增长43.4%。其中:出口990322万元,同比43.3%,进口4599万元,同比增长94.3%。增速排名全省第3位。

全州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9.3%。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制度落实,层层压实责任。严格落实经济运行分析研判、预警、应策、推动和问效“五个主题”制度。紧盯目标,锁定目标任务账、支撑账、时序账、差距账,强化跟踪问效,及时对相关县市和重点企业发出预警,督促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努力完成任务指标。

(二)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及时组织企业复工复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局在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履行市场保障组生活必需品保供等工作职责的同时,及时组织商贸企业复商复市。一是成立州商务局复工复产工作领导小组,局领导带队,分组到各县市指导工作,及时解决存在问题。针对商贸流通企业提出的在复工阶段缺乏口罩、消毒液、额温枪等防疫物资问题,积极为商贸企业提供渠道,指导企业通过在云南省外经贸投资贸易服务平台发布防疫物资供求信息等形式,引导企业以自购方式解决防疫物资缺乏困难;二是积极动员和协调外贸企业充分利用境外渠道资源,扩大医用防护物资的采购和进口,全力帮助企业解决采购、通关、运输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缅甸采购了5.8万只口罩运抵楚雄,并分发到楚雄市、牟定县、元谋县、武定县和禄丰县,缓解了重点商贸企业复工复产期间口罩匮乏的燃眉之急。三是在做好复工复产情况统计的同时,督促县市商务部门严格执行省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落实企业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健全企业疫情防控工作体系,继续做好“云南抗疫情”扫码登记等工作。

(三)强化政策供给,增强企业达限积极性。梳理印发《疫情期间商贸流通领域支持政策摘编》、《州商务系统“四万三进”宣传册》,指导全州各级商务部门认真学习,并在“三进企业”过程中做好宣传引导,引导企业积极申报各项扶持政策,增强发展信心。抓好《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稳定经济运行22条措施》及《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稳定经济运行30条措施的意见》贯彻落实,支持企业申报各类资金项目。2020年1-12月,州商务局已累计兑现政策资金3828.73万元,惠及州内515户商贸企业,通过以上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州内市场主体达限积极性。截至2020年12月底,楚雄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法人企业统计对象共有718户,其中:批发118户、零售317户、住宿80户、餐饮203户。

(四)深挖潜力,促进消费提质升级。一是提请州政府制定出台挖潜力促消费、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等政策措施,为促消费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二是积极培育消费新模式,引导传统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在线下开展让利促销、发放消费券、扶贫促销等主题促销活动,在线上借助直播平台,邀请政府、部门领导和网红等人员,通过直播带货方式,扩大商品(服务)销售。三是先后5次组织我州106户企业参加上海对口支援特色商品产销对接会等国内展会,积极宣传和推介我州高原特色农产品和民族特色产品,努力拓宽销售渠道。通过上述消费促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激发了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五)强化跟踪服务,努力稳住外贸基本盘。一是做好中央、省、州促进外贸发展政策宣传,指导县市和企业做好项目申报,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外贸进出口的影响。二是做好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扩大外贸主体队伍,夯实发展基础。三是加强监测和分析,及时预警应策,按月进行分析,按季开展目标任务监测考核,对距离时序目标差距较大县市和重点企业发出预警,进行约谈,千方百计稳住外贸基本盘。截至12月底,办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73件,其中新备案企业50户,变更业务23件。

(六)推进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全力做好稳外资工作。一是认真履行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责,扎实推进激发进出口潜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对内对外开放新高地、推进设立楚雄综合保税区及楚雄高新区转型升级等重点改革工作。二是组织各县市商务、投促部门工作人员和重点外资企业开展外资管理和投资促进研训,执行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抓好外商投资企业项目落地服务,促进我州外资稳步增长。截至12月,全州新增外资企业7户,实际利用外资545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2%,全省排名第3。

(七)发展新业态,全力打造云南省电子商务示范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筹划。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书记、州长为组长,李明副书记为第一副组长,相关副州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深入开展调研,印发了《楚雄州打造云南省电子商务示范州工作方案》,明确各单位职责、目标和任务。二是全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推进南华县、元谋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提质增效。双柏县、牟定县、大姚县、武定县接受了专家组的实地评价,评价结果为良好。姚安县、永仁县完成项目公开招标,各项工作已全面启动。禄丰县列入2020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全州共建成州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8个、乡镇服务站103个、村级服务点424个。三是强化人才培训,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按程序完成2020年度16名“彝乡电商创业人才”选拔认定工作。组织开展电商讲师、直播、电子商务实操技能和电商知识普及培训。截至目前,全州共开展培训8594人(次),培训孵化网商322个。通过大数据监测,楚雄州网店总数共计15477家。四是积极对接各类平台,助力农产品上行。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统销售渠道受阻,为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积极与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对接,促进农产品销售。各县市主动开展直播带货,县市领导走进直播间,为农特产品代言,有效的促进了农特产品的推广和销售。2020年,全州实现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20.58亿元,同比增长41.94%。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内消费增速恢复缓慢。一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成品油、汽车等重点商品销售下滑。二是由于目前国外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抑制,国内疫情仍有个别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居民消费心理、改变消费习惯,住宿、餐饮等聚集性消费行业恢复难度仍然很大;三是居民消费意愿趋于谨慎。出于应对风险考虑,老百姓对“钱袋子”看得更紧,储蓄率再创新高。

(二)商贸指标累计基数较大。2017年以来,我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增速一直保持全省前列,连续三年快速增长已累积较大基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零售、住宿、餐饮行业疫情期间增速逐步回落已成新常态。同时,我州外贸连年实现高速增长,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

(三)重点县市和重点企业支撑乏力。一是受当前全省增速放缓及近年快速增长导致商贸指标累积基数较大的影响,在全州商务指标中占比较高的重点县市降幅收窄较慢,导致商务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支撑不足。二是我州两烟两油销售额占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近70%。州烟草公司、州中石化、州中石油等重点企业销售额波动起伏较大。同时由于州中石油,州中石化销售额中零售额需纳入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测算,导致我州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较大。

(四)商贸流通企业“弱、小、散”问题依然突出。目前州内限上商品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比例偏低,户均销售额(营业额)居滇中末位,仅有楚雄市等少数县市还有较大达限潜力。同时由于企业产销分离限难,达限后税务、财务成本增加,导致批零住餐和租赁商务服务业企业和个体达限积极性不足。

四、下步工作措施

(一)强化制度落实,确保责任到人。一是继续抓好经济运行“五个主题”、 “挂图作战”等制度落实;二是继续以“三进企业”为抓手,落实州商务局党组成员和科室联系县市及重点企业制度,深入县市商务部门及企业一线,与企业一起分析,坚定发展信心,帮助县市和重点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

(二)培育商贸市场主体,增强发展后劲。抓好内贸促进政策及相关资源整合工作,进一步完善商贸领域政策供给,做好省州关于企业达限奖励政策宣传落实,通过抓好农产品、农资等重点商品销售企业培育工作,逐步提高限额以上行业中非烟非油企业的占重,逐步优化行业结构。联合州统计局指导各县市抓好企业达限工作,将扶持的重点集中到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逐步解决“弱、小、散”问题。

(三)开展促销活动,挖掘释放消费潜力。鼓励商贸物流、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用好用足各级促进政策,抓住行业转型有利时机,加快发展。继续办好促消费系列活动,线上线下联动促销,促进汽车、家电、成品油等重要商品消费;贯彻落实《关于支持住宿餐饮业复工营业加快发展12条实施意见》,加大对中小住宿餐饮企业的支持,利用专项资金对住宿餐饮行业营业额增速和贷款贴息规模靠前的县市进行奖励。加快发展便利店、菜市场等民生网点,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充分满足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四)做好服务保障,稳定外贸进出口。做好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培育和扩大外贸企业队伍。借助国家和省的各项优惠政策,在支持重点企业进一步提质调结构保市场的同时,加强沟通协调。发挥展会平台优势,大力支持我州企业利用展会平台开拓国际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南博会”、“进博会”、“广交会”等知名展会,拓展对外贸易线上渠道。

(五)提质增效,继续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推进南华县、元谋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提质增效,全面推进双柏县、牟定县、姚安县、大姚县、永仁县、武定县、禄丰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推动楚雄市按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要求建设示范县,全面构建农村电商服务、物流配送、人才培训和电商供应链体系。充分发挥已建州级、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枢纽作用,突出专业化公共服务属性,强化县、乡、村三级公共服务体系业务联动。整合邮政、商贸流通、农业、交通运输、供销等资源,建设“多站合一、服务同网”的集电子商务公共仓储设施、快递物流处理场地为一体的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