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6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8.77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并列全省第一。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352.06亿元,同比增长16.1%,增速名列全省第四;零售业实现销售额327.37亿元,同比增长18%,增速名列全省第一;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2.51亿元,同比增长19.7%,增速名列全省第一;餐饮业实现营业额60.62亿元,同比增长18.8%,增速名列全省第一。
---外贸进出口较快增长。全州外贸进出口完成51057万美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出口完成50769万美元,同比增长17.5%。进口完成288万美元,同比增长2780%。
---电子商务销售额大幅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全州1456个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其中:淘宝网网店1232个),销售各类商品6.66亿元,同比增长1.1倍。
---实际利用外资下降。全州新批中外合资企业3户,实际利用外资2669.2万美元,同比下降22.5%。
---国际劳务输出下降。全州向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输出国际劳务2113人,获得劳务收入1465.58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2.3%、9.2%。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深入开展挖掘释放消费潜力专项行动,着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一是促进消费便利化。有序推进11个农贸市场、2个商业中心、5个县域电商物流分拨中心和5个社区便利店项目建设。二是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全州流通领域“4个100”重点项目总额投资14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8.0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0%。三是保障市场平稳运行。加强典当、拍卖、成品油行业监管,抓好660种商品市场运行监测工作,做好猪肉、成品油等重要商品储备,保障市场供应平稳运行。
(二)出台《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行业的实施意见》,激发企业发展新活力。通过出台州级促进政策,支持51户企业争取省级稳增长奖励546万元,鼓励和引导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行业加快发展,2016新增限额以上法人企业195户,完成计划任务数44户的4.4倍。截止2016年底,共有限额以上统计对象634户,其中,法人企业476户(批发零售321户,住宿餐饮155户),个体及产业活动单位158户。
(三)加快流通领域供给侧和需求改革,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一是聚焦创新,加快电子商务发展。出台《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及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编制《楚雄州电子商务发展十三五规划》,起草《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有效激发了电商活力。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33期(次),培训干部、企业负责人、个人工商户达6000余人(次),培养了一批电商人才。在州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整合部门资源,协同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向上争取2796万元资金,建成8个电商创业孵化园(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个电子商务产业园,10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62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加快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强化服务,促进会展等新兴服务业发展。组织111户企业参加第4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4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接待国内外客商13.1万人次,达成了15.83亿元人民币的区域销售代理或内外销供货意向。组织65户企业参加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努力扩大商品销售。举办“彝家私房菜”美食竞赛,继续创建特色餐饮美食街区、“绿色饭店”,加快餐饮业发展。此外,先后共组织35企业分别参加了2016香港-云南品牌大集等5个展会。
(四)对标对表,狠抓督查问效工作。严格落实研判、预警、应策、推进、问效制度,及早把目标责任分解到各县市、各科室,层层压实目标责任。实行局党组成员、科室联系县(市)及重点企业制度,尽力帮助县市、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联合州统计局成立调研督查组,两次到楚雄、大姚、元谋、武定、禄丰等重点县市进行稳增长调研和督查。在州人民政府统一安排下,抓好县市人民政府内贸发展工作的督查和问效。
(五)多措并举,扭转外贸出口连续下滑势头。一是兑现政策提振信心。兑现2015年外经贸专项扶持奖励资金650万元,提振外贸企业发展信心。二是稳重点寻增点。今年8月,州政府分管领导带队,深入禄丰、武定、元谋、牟定等县调研外贸发展情况,帮助外贸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坚定企业发展信心,采取措施扩大外贸进出口。同时,周副州长率元谋县政府、州商务局领导赴福建蒲田协调州内外贸企业出口业绩纳入我州统计问题,鼓励州内外贸企业强化沟通合作,努力将委托州外企业出口的商品转由委托州内拥有外贸进出口自营权的企业出口。三是抢订单拓市场。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国外展会,开拓新兴国际市场,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
(六)强化服务,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一是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提升外商投资和外资管理服务水平。二是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加强与国际间的经济、人文交流与合作,鼓励有条件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三是加大外资招商力度,盘活现有存量,进一步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四是加强宣传和引导,努力开拓东盟、南亚等新兴国际劳务市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贸发展基础薄弱。一是商贸流通业呈“弱、小、散”。2016年我州限额以上比重仅为43.8%。二是商品结构单一。特别是州烟草公司、两大石油公司的两烟、成品油批发额在限额以上批发业中的比重分别高达43%、10.8%。三是商贸企业统计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二)外贸增长压力较大。一是外贸结构单一。我州出口产品70%以上为农特产品,主要靠楚雄博弘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等少数企业支撑,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弱。二是外需疲软。2016年,有进出口业绩的外贸企业仅有29户,占全州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223户的13%。三是贸易便利化问题长期困扰我州。四是外贸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对外开放水平低。国际劳务输出难度不断增大,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较小。
(四)电子商务发展基础薄弱。观念滞后、人才匮乏、电商弱小散、物流成本高等问题十分突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四、2017年工作主要措施
锁定州政府及省商务厅下达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分行业:批发业增长15.5%,零售业增长20%,住宿餐饮业分别增长22%;外贸进出口增长10%,租赁和商业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0%,现代商贸物流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对标对表,层层分解,压实责任,强化督查,时序推进,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双过半”,三季度“功九成”,四季度“大收官”,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抓早抓好,确保一季度实现“开门红”。一是联合州统计局在去年11月召开10县市、开发区相关部门参加的培训会,专题研究内外贸“开门红”及高开稳走措施并作具体安排部署。二是今年1月,召开党组会、局务会及时传达省商务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召开全州商务工作会议筹备及今年工作措施。与州烟草公司等重点企业座谈研究分析,掌握今年运行情况。三是及时将今年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及各科室,层层压实责任。
(二)培育主体,夯实内贸发展基础。一是认真抓好“三进企业”工作,落实稳增长奖励政策,增强商贸企业的信心和活力。通过及时兑现加快发展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行业的实施意见等促进政策,宣传和落实省政府稳增长22条及州政府稳增长27条措施,鼓励和引导批零住餐和电商企业加快发展,培育壮大内贸市场主体。2017年计划培育年销售额上亿元的批发、零售企业28 户,培育年营业额1000万元以上住宿餐、饮企业15 户,培育年网络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电子商务企业17户。二是加强达限工作,夯实增长基础。2017年力争批零住餐行业新达限法人企业40户。三是坚持研判预警制度,力争实现高开稳走。认真落实研判预警、应策、推动和问效制度,继续实施实行局领导、科室联系县(市)及重点企业制度,建立与统计等相关部门及烟草石油等重点企业推进工作协调机制,做到政策早明确,措施早落实,确保2017年一季度实现“开门红”。四是严格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内贸发展长效机制。州人民政府与县市人民政府签订内贸责任状,年底对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批零住餐行业发展情况进行考核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县市进行通报和督查。
(二)重点突破,加快商贸物流业发展 。一是实施市场体系建设工程。推进楚雄市西南(楚雄)义乌商品博览城、楚雄市滇中大商汇等重点市场项目建设,新建6个乡镇农贸市场,试点建设2个乡村新型商业中心。二是实施传统商业改造工程。结合棚户区改造,重点推进楚雄、禄丰等县市的城市综合体及特色商业街项目建设,打造特色商圈。三是实施农产品现代流通工程。推进元谋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楚雄州粮食流通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农产品重点流通企业。四是实施物流园区推进工程。出台《楚雄州物流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继续抓好广通物流园区建设,启动楚雄国际物流基地、楚雄快递物流园、永攀、勤丰、武定等物流综合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
(三)扩大需求,促进消费增长。一是狠抓“挖掘释放消费潜力”专项行动落实。继续实施挖掘释放消费潜力专项行动,增强服务保障意识,强化部门责任落实,促进消费平稳增长。二是培育电子商务等消费新热点。完成《楚雄州“十三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编制,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试点和“兴边富民三年行动计划”等项目为抓手,积极争取“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全面加快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网上销售。三是改善消费环境。实施消费品品牌战略,组织企业开展节假日、展会促销活动,推进社区、乡村消费便利化工作,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四是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分析,保障消费市场平稳运行。
(四)突出优势,扩大外贸出口。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加工贸易等新兴贸易业态,组织更多州内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促进农产品、新材料出口和资源、技术产品进口持续增长,进一步做大进出口规模。加大对重点外贸企业指导帮扶力度,引导州内企业将委托出口逐步转为自营出口。抓住建设“一带一路”的机遇,着力探索发展服务贸易,实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
(五)加强交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内引外联,引导外资进入与我州主导产业和优势资源关联度高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外资利用规模。积极搭建对外投资合作平台,加强宣传和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境外替代种植和境外投资办厂,发展外向型经济。
附件:1. 楚雄州2016年进出口总额完成情况表
2. 楚雄州 2016年流通服务业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表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商务局
地址:楚雄市阳光大道283号 电话:0878-3118122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3000014 滇ICP备18005521号-2滇公网安备 53230102000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