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商务局
(2015年11月18日)
一、2015年1-10月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内贸完成情况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至10月底,全州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行业共有限额以上统计对象473户。今年1-10月,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6.2亿元,同比增长10.9 %,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增速并列全省第八名。批发业实现商品销售额252.5亿元,同比增长9.8%;零售业实现商品销售额227.2亿元,同比增长17.2%;住宿业实现营业额8.46亿元,同比增长19.8%;餐饮业实现营业额41亿元,同比增长19.6%。
2.电子商务。据不完全统计,到今年10月,全州共有电商152户(其中:企业85户,个体67户),建立电子商务销售平台175个(其中:自建平台3个,网店172个);1-10月,网上商品销售额累计各类1.2亿元,同比增长2.03倍。
(二)对外贸易情况
到今年10月,全州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187户,其中有出口业绩的企业51户。1-10月全州外贸进出口完成31287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80.7%),同比增33.9%,其中:出口31278万美元,同比增长33.9%;进口9万美元,同比增长28.6%。预计年底可完成
(三)对外经济合作情况
到今年10月,全州有外派劳务基地2个,外经企业5户。1-10月,全州累计输出国际劳务2059人,同比下降11.2%;实现国际劳务收入1251.38万美元,同比增长4.47%。
(四)利用外资情况
到今年10月,全州共有外资(合资)企业68户(其中:有经营业绩的20户,2015年新增10户,注销1户)。1-10月,全州累计实现利用外资3444万美元,完成年初计划 2300万美元的497.4%,提前超额完成了计划任务。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内需不旺,消费乏力。受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全州呈现内需不旺、消费疲软,内贸增速放缓。一是消费增长动力不足。随着国家内贸政策调整,减缓了对家电等部分商品消费的拉动作用,加之当前我州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健康养老、绿色消费等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二是县市内贸发展不均,重点地区增长乏力。占比较大的楚雄市、大姚县等县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全州平均水平,其他占比低的县市增长难以弥补由此造成的缺口。三是商贸企业“弱小散”。全州商贸企业普遍呈现规模小、骨干少、个体户多、分布较散、抗风险能力弱等态势,流通成本高,限额以上商贸企业比重低。2015年1-6月,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限额以上比重仅为35.2%。四是批发零售行业结构单一。2015年1-10月,云南省烟草公司楚雄州公司、中石化楚雄石油分公司、元谋县蔬菜交易市场有限责任公司司、中石油楚雄销售分公司4户重点企业商品批发、零售额分别为93.14亿元、20.45亿元、16.23亿元、10.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20.18%、13.9%、-17.8%,在全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额合计中的占比为57.7%,“两烟”、成品油销售增长乏力拖住了内贸发展的“后腿”。五是完备的统计体制尚未形成。沃尔玛、一心堂等总部不在楚雄的国内外知名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网上商品销售额无法纳入现行统计,统计数据没能完整地反映出我州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状况。
(二)外贸发展基础脆弱。一是外贸下行压力增大。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外需疲软、贸易增速明显下降以及国内汇率变化、进出口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影响,今年我州外贸增速明显放缓,增长压力加大。从2015年3月起,公司注册在昆明市的云南盘龙云海药业有限公司、云南德邦行实业有限公司的进出口业绩划归昆明市统计,我州进出口总额将减少1800万美元左右。二是外贸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弱。全州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187户中,有进出口业绩的仅有51户,而且有的还不稳定。三是外贸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狭窄。突出表现在主要进出口商品、经营主体及国际销售市场单一,出口商品主要为果蔬、野生菌、松香等初级产品,缺乏大品牌、有影响力的深加工产品,当中,楚雄博弘进出口有限公司的蔬菜出口占到全州出口总额的70%左右;出口较多,进口微乎其微,今年仅有9万美元。同时,我州国际市场主要集中在香港、日本、欧美等少数国家和地区,企业应变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弱。四是外贸企业难融资。多数外贸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因资金不足而痛失商机现象时有发生。五是对外贸易便利化问题长期困扰我州。楚雄州不沿边、不沿海,进出口通关不能直接办理,增加了企业外贸成本,加之难于参照沿海地区实行灵活的农产品出口退税政策,我州部分涉农的外贸企业因不能享受出口退税政策而改由委托沿海地区的外贸企业组织出口,大量商品出口业绩没有在我州显现。
(三)对外经济合作、利用外资水平低。随着国内用工待遇提高,加之中国与周边国家发生争端和摩擦,国际劳务输出难度不断增大;受缅甸国内局势影响,境外毒品替代种植项目实施较难;对外投资还未突破;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较小,外资到位率低。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扩大内需,促进消费。
1.盯死目标,加强督查。一是提请州人民政府约谈增速排名靠后的部分县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及重点企业。二是联合统计部门,对重点县市及重点企业进行专项督查。三是以兑现2015年省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促进奖励为契机,鼓励企业加快发展。
2.广开渠道,促进消费。一是加快批发零售行业发展。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加强行业监管,扶持、引导重点批发零售企业加快发展;引导流通企业结合各地风俗文化、民族节日和产业优势,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活动。借助国内外展销平台,推动企业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二是加快餐饮住宿业发展。实施“名店、名厨、名师、名菜”工程,促进饮食消费;组织开展“彝家私房菜”竞赛活动,普及推广楚雄精品美食;扶持重点餐饮企业加快发展,支持特色餐饮主题街区、美食文化节等餐饮消费平台建设,推动大众消费;继续开展绿色饭店创建活动,力争年内有5户企业达标。三是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加大帮扶力度,支持家政服务业加快发展;引导典当、拍卖、二手车交易、家电维修、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油站、鲜茧收购等行业依法依规经营,积极满足社会需求。
3.加快电子商务发展。一是鼓励电商扩大网上销售。宣传、落实电子商务促进政策,鼓励电商扩大网上销售。二是大力扶持小微电商创业。对入驻楚雄州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楚雄州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园的法人企业给于扶持奖励。三是强化电子商务培训和孵化工作。积极争取资金,对热衷电子商务发展的企业、个人广泛开展电子商务培训和孵化。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强化电子商务宣传,吸引更多企业、个人发展电子商务。五是加快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电子商务共公服务平台建设,增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能力。六是指导南华县实施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
4.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一是抓好规划工作。抓好“十三五”商贸流通产业、城市商业网点、电子商务、成品油等规划工作。二是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步伐。持续抓好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加快推进苍岭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楚雄国际物流基地等一批重点流通体系项目建设。三是大力培植物流骨干企业。通过整合资源、主辅分离、联合兼并等多种方式,促进本土物流企业快速成长。四是加强加油站、典当行、拍卖业等行业监管,落实鼓励民营投资,规范经营行为。
5.加强统计基础工作。一是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分析,进一步完善应急保障机制,保障成品油、猪肉等重点商品供应。二是督促县市建立和完善内贸统计工作部门联动机制。加强与统计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在抓好应统尽统、应报尽报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三是加强申规达限工作,完善统计台帐。联合统计部门,加强跟踪监测,抓好法人企业申规达限工作。督促、指导限额以上统计对象建立和完善统计台帐,依法依规上报统计数据。
(二)扩大出口,稳定进口。一是抓好重点县市及重点企业进出口工作。发挥优势,不断扩大蔬菜、松香、野生食用菌等重点产品出口;鼓励企业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紧缺资源性产口的进口。二是认真落实外贸促进政策。对进出口规模在100万元以上且较上年保持增长的州内外贸企业进行奖励扶持。三是改善外贸发展环境。争取各方支持,逐步帮助企业解决出口退税、商检、融资等过程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四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外展洽会,帮助企业踊跃开拓国际市场。五是优化外贸发展结构。
(三)扩大对外经济合作。一是加强内引外联,扩大外资利用规模。强化协调服务,积极引进更多外资企业落户楚雄。二是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宣传,用足促进政策,强化协调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 “走出去”,积极开展对外派劳务、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境外替代种植等外经业务。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商务局
地址:楚雄市阳光大道283号 电话:0878-3118122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3000014 滇ICP备18005521号-2滇公网安备 53230102000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