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随着我县城镇化步伐加快、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以及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稳步提升,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8亿元,同比增长12.0%,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从月度增速看,3月当月增长12.6%,为全年最高;全年基本呈现前高后低、小幅波动的发展趋势。
一、消费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一)城乡市场协调发展,乡村比重有所提高。1-12月,全县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亿元,同比增长11.5%,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8.8%,城镇市场仍占居主导地位。随着我县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农村商业网点的逐步完善和乡村旅游业、电商物流业的蓬勃发展,乡村消费品市场发展加快。全县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亿元,同比增长12.5%,占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1.2%,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城镇1个百分点。
(二)大众化服务消费加速发展,餐饮业稳步增长 。随着消费升级加快,消费者更愿意为提升生活品质和品位花钱,消费内容也从以购买商品为主向购买更多服务转变,餐饮娱乐、文化休闲、健康养老消费持续旺盛。2016年全县实现餐饮收入10.04亿元,同比增长18.8%,增速高于商品零售增速1.8个百分点。据中国烹饪协会预计,大众餐饮收入占比超过70%。2016年禄丰旅游人数同比增长20.9%,旅游收入增长90.4%,旅游业快速增长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2016年禄丰住宿服务消费占消费总额的3%左右,同比增速高于商品消费3.1个百分点。
(三)新兴业态保持快速发展,传统零售业态增长有所回升。以“互联网+”为引领的新型消费模式蓬勃发展。一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引,加大政策支持、完善应用环境、深度资源整合、提升公共服务,推动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1-12月,全县共有28户电商,13个网店,电子商务成交总额达1.9亿元,同比增长65.3倍(增速位于全州第2位),加快了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推动了商务信息化建设。传统零售业态增速总体回升,但内部业态发展有所分化。零售业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个百分点。
(四)限额以上零售额比重继续提高。2016年,全县限额以上单位(含个体户)达到98家,单位个数比上年增加26家;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15.0亿元,同比增长23.0%,零售额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
(五)消费结构悄然变化,绿色消费受关注,大众消费成主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普遍更注重营养与健康,在商品的选择上对养身、有机、高品质的绿色商品更为青睐。以食品类商品销售为例,牛奶、进口水果、韩国、巴西进口食品等大众化商品更受消费者喜爱。节俭消费、理性消费已成为趋势和常态,高档商品、高档礼品和高档餐饮的消费明显减少;价格实惠、包装简单大方的商品明显旺销,大众化、时尚化、特色化餐饮消费火爆。
(六)物流产业发展有效带动经济发展。随着公路、铁路等物流产业大力发展,我县运输和配送行业得到飞速发展,为我县商品供应提供了必要保障,促进了消费品市场的迅速升温,带动了我县和外界的商品的互通有无的交换,同时也有效的拉动了我县特色产品外销行业的发展。
(七)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016年以来,消费品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价格温和上涨,涨幅较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食用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4.3%,涨幅比上年扩大3.7个百分点。
二、抑制消费快速增长的因素
(一)供需结构矛盾带来需求外溢。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质量不高,本地品牌知名度不高,产品品质未能较好满足消费需求,大量购买力支撑的消费需求在县内得不到有效供给,出现消费外流,需求外溢。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消费”的融合,供给侧的“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相对复杂、困难,滞后于消费模式的创新发展,无法完全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
(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生产型商品需求不足。当前,宏观经济增长动力仍显不足,实体经济提振乏力,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受制造业产能过剩、需求不足,民间投资意愿减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煤炭、成品油等资源型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主要生产资料、原材料销售疲软。
(三)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传统实体经营面临较大挑战。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模式和消费习惯,打破了传统消费的地域界限,对本地传统实体商贸企业经营带来巨大冲击。网络购物以其较大的价格优势、丰富的购物选择、方便的购物方式,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而传统商业企业实体店同时面临销售增长放缓和人工、租金、资金使用等经营成本攀升的压力,盈利能力大为减弱。
(四)缺乏新的热点商品带动。以往消费品市场依赖政府补贴等政策刺激产生热点商品阶段结束,目前转为刚性需求为主,消费热点已呈现向结构转型升级的服务消费领域倾斜,而新的实物性消费热点尚需一定的培育周期,短期内难以带动消费的快速增长。
(五)居民消费信心仍显不足。一是我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但在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预期支出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出于通胀压力和对未来支出预期存有顾虑,不少家庭和居民以增加储蓄的方式来应对,从而限制了城乡居民的即期消费需求;二是现行的收入分配政策不够完善,人口比重较大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不旺;三是消费品价格上涨过快,对人们的消费心理造成负面冲击,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的需求。
三、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拓展新型消费领域。绿色消费、休闲消费、个性化消费蓬勃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特征的新型消费业态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成为我县消费增长的新动力。政府适时降低了企业社保费率、灵活的拼假方式、“2.5天休假”模式的探索推广等有利于激发居民的消费激情和消费意愿,使得消费成为我县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推动力量。
(二)充分发挥“互联网+”拉动效应,为消费增长增添新引擎。以互联网为载体,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和商务部“互联网+流通”计划,加快互联网与流通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创新流通方式、示范引领,发挥互联网对消费的拉动作用,挖掘消费潜能的释放,推进我县传统商业企业的转型升级。
(三)组织商贸流通企业开展促销费活动。引导骨干商贸企业利用商业中心区、特色商业区开展形式多样促销活动,借助区内外各类展会及经贸文化旅游活动,组织特色企业参会参展,借助“昆交会”、“ 南博会”,促进我县特色产品销售。
(四)优化样本结构,提高限上企业比重。指导各企业加强与统计部门协调,对符合限上统计条件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大型骨干企业逐步纳入统计监测范围,同时适当兼顾中小企业,形成大中小相结合的科学结构,以实现限上企业网络直报的合理性。
(五)加强市场监测保供。充分利用各监测系统及样本企业的数据,加强对市场运行监测,密切关注市场新走向、新问题,及时进行分析、解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市场供应有序。充足、完善应急调控机制,健全县、乡两级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和应急商品投放网络,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雨雪冰冻等灾害对全县市场供应和市场稳定造成的影响,保障全县市场供应稳定。引导居民进一步扩大消费,促进全县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
四、2017年消费品市场运行走势预测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消费贡献不断提高的发展新阶段。从后期看,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壮大,城镇化率稳步提升,消费仍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预计2017年我县消费市场仍将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持续起到“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
(一)从有利因素来看
1、消费亮点频现。一是品质消费热点持续,随着消费者价格敏感程度逐步走低,对商品性价比更高,更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对于知名品牌和质量上乘的商品需求上升,这将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指向;二是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会更加凸显,体现为具有个人独特审美情绪的、小众化品牌的消费;三是服务消费也将是支撑消费升级的一大支柱。通过文化、体育、休闲、旅游等服务选择也将体现每个人独特的生活方式,更容易凸显消费者的个性。
2、支撑消费增长的因素。一是旅游、休闲、文化、教育等个性化、多元化新兴消费模式和消费热点比较活跃;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社保覆盖面不断拓宽,有助于消除居民消费后顾之忧。
(二)从不利因素来看
抑制消费增长的因素。一是居民消费与宏观经济走势高度正相关,经济下行压力抑制消费增长;二是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幅度减小等影响居民消费能力;三是消费品市场缺乏创新无法带动更多需求增量,同时,消费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使得部分消费外流。(禄丰县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 白兰芬)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商务局
地址:楚雄市阳光大道283号 电话:0878-3118122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3000014 滇ICP备18005521号-2滇公网安备 53230102000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