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市场主体减负松绑 政府支出更多向民生倾斜
总理记者会勾勒“十四五”开局之年施政要点
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李克强就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经济热点以及医疗、教育、养老、托幼等民生关切予以一一回应。
代表委员和专家表示,总理记者会勾勒了“十四五”开局之年施政要点:保持政策连续性,注重“把肥施在根上”;为市场主体减负、松绑,留得“青山常在”;政府总支出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高含金量”政策的落地,有助于巩固经济恢复增长基础,进一步增强企业和百姓的获得感。
保持政策连续性 把“肥”施在根上
谈及今年6%以上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李克强表示,6%不低了,现在我们的经济总量达到100万亿元,增长6%就是6万亿元,这要放到“十三五”之初,需要8%以上增速才能达到。
李克强也说,增长6%以上是开了口子的,实际过程中也可能会增长得更高一点。但是我们不是在定计划,是引导预期,希望把预期引导到巩固经济恢复增长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可持续性,尤其是和明年、后年的目标相衔接,不能造成大起大落,否则会扰乱市场的预期。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设置6%以上的经济增速目标,既明确“增速有底线”的内涵,也为增质导向的发展考核预留出空间。不仅保持了对于潜在增长水平的认知连续性,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启全面深化改革、淡化增速要求的标志。
李克强表示,去年我们没有搞宽松政策,或者说所谓的量化宽松,今年也就没有必要“急转弯”,还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着力稳固经济,推动向好。
他说,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还是要注重“把‘肥’施在根上”。现在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还在恢复元气中。由于经济恢复增长,我们要合理调整政策,但调整是适度的,有些阶段性政策退出了,同时又用一些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来冲抵影响,保持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力度不减。
李克强表示,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要“一减、一增、一稳中有降”。
“一减”,就是减少中央政府本级支出,各级政府都要带头过紧日子;“一增”,就是扩大直达资金范围,让基层和市场主体感到政策支持力度不减,这样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惠企利民;“一稳中有降”,就是在稳定杠杆率的同时,引导金融企业合理让利,使中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当然,我们对各类风险隐患,也会及时防范化解。
一“减”一“松” 留得市场主体青山常在
李克强表示,今年我们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是要继续围着市场主体转,这就需要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让市场主体不仅生存,而且活跃。去年我们说留得青山,就赢得未来,今年说留得市场主体的青山常在,就能够生机盎然,使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充分体现。所以转变政府职能很重要的是要把市场主体应有的权限给他们,让他们去发挥。对于审批环节,我们要继续减环节、减材料、减费用、减时限。一方面为市场主体减负,另一方面为他们松绑,放开手脚去竞争。
李克强还表示,当然,要竞争就应当是公平的竞争,就必须有监管。管出公平、管出公正,这样才能让市场主体显示真正的创造力。
创新要依靠市场力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十四五”期间要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来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市场化普惠制的办法,使企业投资研发有动力……总理记者会还释放出支持企业创新的诸多信号。
“鼓励企业层面投入创新,这给了企业家们动力和信心。”哈啰出行执行总裁李开逐对记者表示,在国家政策指引下,哈啰将在两轮车辆的智能化升级和应用模式等方面不断强化创新能力。
“总理记者会释放出培育更有活力的市场主体的政策信号。”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呼吁,深耕实体经济的广大市场主体应把握机遇、勉力创新,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升级中找准定位,拓展新技术新业态应用场景,协同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生活数字化融合发展,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回应民生关切 政府支出加大倾斜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总理记者会释放了大量惠民生信号。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在制定宏观政策时,坚持就业优先政策。李克强说,去年出台的有关就业的政策举措,不仅没有调退,还有所增加,其他政策都要有利于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对记者表示,2020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2.3%,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每个百分点拉动就业人数超过500万。2021年新增城镇就业目标是1100万人以上,虽然压力很大但也是能够实现的。高达909万人的高校毕业生是稳就业重点,未来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适应这一增量。
郑秉文还指出,总理强调给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以及用机制性办法解决职业伤害问题,非常及时和重要。未来应利用商业保险和财政补贴相结合的办法,为灵活就业人员建立意外险。
“就业还是要让市场来唱主角,也就是继续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总理的话让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感触颇深。姚劲波指出,围绕拓展就业渠道,总理强调继续鼓励增加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也要广开灵活就业的渠道。在完善社保机制促进灵活就业方面也有不少利好可期。
对于医疗、教育、养老、托幼等民生关切问题,李克强也一一作出回应。
让群众看病多一点便利,治病少一点负担。李克强说,今年我们要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报销的范围,到明年年底前每个县都要确定一个定点的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包括门诊费在内的医疗费用。谈及养老托幼问题,李克强说,政府将通过引导社会力量来兴办社区服务业,尽可能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
李克强表示,今年政府总支出比去年略有增加,盘子不小,所以要更多地向量大面广的民生领域倾斜,特别是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如果下半年经济持续向好,那么会下更大的力度把财政支出,包括债务支出投向这些领域。”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朱小玉表示,财政预算继续大力向民生领域倾斜,充分体现大国财政的人民属性、公共属性、服务属性。民生支出的“增”是建立在中央本级财政支出的“减”和债务总规模“略减”的基础之上;民生支出的“发力”是建立在支出结构“优化”和预算约束力“强化”的基础之上。(记者 班娟娟 张莫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