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开
楚商函〔2023〕2号
对州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31号建议的答复
曾珏、马介川、刘旭恒、张玲、曾彩路、侬春蕾代表:
你们提出的进一步促进楚雄州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建议,交由州商务局主办。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对我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你们提出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共六个方面10点建议站位高,落脚点实,是当前我州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先后争取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10个,实现10个县市全覆盖,构建起州县乡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和州县乡村电商物流配送服务体系、电商人才培育孵化体系、农产品电商供应链体系,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农村电商发展氛围愈发浓厚,发展环境日趋完善,电子商务对助推农产品外销和拉动城乡消费的作用更加明显。2022年,全州共有活跃网商21424个,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16.02亿元,同比增长23.18%;实现网络零售额31.47亿元,同比增长17.88%,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2.94亿元,同比增长16.19%,电子商务呈现较快增长趋势。但由于乡村地区年轻人少,大多为留守老人及儿童,群众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对网络购销产品的接受能力不强;加之,后疫情时期,市场经济复苏压力较大,农产品电商上行外销压力较大。现将我州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采取的主要措施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保障,坚持高位推动。为扎实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州委、州人民政府先后下发了《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楚雄州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楚政函〔2019〕8号)和《中共楚雄州委 楚雄州人民政府印发楚雄州打造云南省电子商务示范州工作方案的通知》(楚委通〔2020〕1号)等文件,对关系农村电商发展的交通道路、网络信息化、农村物流配送、农产品电商供应链、产业融合、电商人才培育孵化、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等工作进行明确。下发了《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楚雄州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楚政函〔2017〕22号)和《关于成立楚雄州打造云南省电子商务示范州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件,明确了由州长任组长、分管副州长任副组长、州级相关部门和10县市长为成员的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由州委书记和州长任双组长、州委副书记任第一副组长、分管副州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交通、农业、发改的三个副州长任副组长、州级30个部门和10县市长为成员的打造示范州工作领导小组。10县市对照州级印发的实施方案和领导小组文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县市级工作领导小组,把责任压实到县级各部门和各乡镇负责人,形成州、县(市)、乡(镇)三级联动的组织保障机制,始终坚持高位推进,确保工作有落实有抓手,各项目标任务得以完成。
(二)搭建州县乡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农村电商服务能力。一是建成州级和各县市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包含产品展示展销区、电商培训室、公共直播间、企业入驻孵化区、办公区等功能分区。服务中心组建10-20人的专业技术团队,对电商人才培训、网商产品展示展销、创业企业(个人)入驻孵化指导、数据分析及统计、产品包装策划、网货开发、美工摄影、技术指导、代运营等提供免费服务。二是在103个乡镇集镇区建成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乡镇覆盖率100%;在人流量较大或人居集中、交通便利、或多个村委会途经的村委会,整合百货店、小卖部、金融服务点等建成624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覆盖率达61%。乡镇和村级服务站点均有1-2人负责经营,服务站点主要以辖区产品展示展销、快递收寄、农产品代卖、网上商品代买、网络通讯费用代缴、金融保险便民服务、电商知识普及等功能服务为主,实现一站多能。同时,乡镇、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负责人结合乡镇或村委会的产业特色,对有大批量成熟或上市的农特产品时,及时与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对接,由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组织销售或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对于没有站点覆盖的村委会,主要以邻近村委会的服务站点进行服务覆盖。三是建成楚雄州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楚雄州电商在线学院服务平台、楚雄州高原特色农产品大数据平台、楚雄州物流配送服务信息平台(含城乡达APP)等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同时,州、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牵头成立了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会员由辖区内的物流快递企业、电子商务企业、部分种养殖大户等组成,为全州的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信息互通共享及资源整合。四是建立县域网货产品、电商企业、农产品数据库和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对辖区内的农特产品、网商产品等进行集中展示展销,开设了“滇韵楚彝”、“彝州扶贫”、“彝州优选”、“彝美优选”、“阳光永仁”等多个京东特产馆、淘宝店、拼多多店铺和微商城、抖音店铺、公众号等,常年上架各类农特产品进行销售。同时,州级和县级电商服务中心根据市场需求,通过乡镇和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向村民收购核桃、白芸豆、白菜、萝卜等农副产品,发往县级物流分拣中心进行包装后销售,形成州、县(市)、乡(镇)、村(社区)四级联动的“收本地、卖全国”农产品上行“一张网”。
(三)建设州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逐步打通农村流通“最后一公里”。一是建成州级电商物流中心1个,州级城际高效配送中心1个,县域电商物流分拣配送中心10个,与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合并共建,建成乡镇物流配送服务站103个、村级物流服务点624个,电商物流服务节点逐步完善。二是在县市物流分拣中心建成冷链物流中心,在产业基础较好的乡镇或行政村建设冷链冷藏设施,配备冷链物流运输车辆,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冷链物流保障。三是整合物流运输渠道及物流快递货运进村资源,积极探索“物流信息平台+企业(商贸、快递、农产品)+社会运力(农村客运、美团优选、连锁配送)+服务站点(电商企业)的乡村物流配送方式,推动“邮快合作”“快快合作”“交邮合作”“客货邮合作”相融合的物流进村共同配送模式,基本实现物流快递24小时内送达交通沿途乡村地区,偏远乡村地区48小时内送达,逐步打通农村物流进村“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至目前,建制村快递服务通达率达73%,为农村电商发展筑牢基础。
(四)建立电商人才培育孵化机制,加强电商人才培育。一是选拔培育“兴楚电商创业领军人才”57名,形成行业示范和带动引领。楚雄技师学院和各县市职业中学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招收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同时积极与电商企业、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等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培育孵化更多电商人才。开展职业培训及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据统计,目前我州共认定电子商务师四级(中级工)581人,其中:电子商务师230人,电子商务师(网商)252人,电子商务师(跨境电子商务师)110人。二是在州、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培训室、公共直播间、企业入驻孵化区等,为电商创业就业人员免费提供办公入驻和办公设备使用、技术指导、培育孵化等服务,开发楚雄州电子商务在线培训线上平台,上传各类电商学习课件,供有电商培训需求的人员网上学习。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普及型和技能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累计培训各类电商人才培训52765人次。三是加强乡村服务站点人员的培训,各县市不定期(每年1-2次)组织乡村电商服务站点负责人进行培训,对站点服务规范及流程、网店开设、产品选品、产品打包、抖音直播、短视频拍摄和剪辑、文案编辑、脚本撰写、物流快递收寄等进行免费培训。形成电商行业带头人示范引领,村播网红齐发力,服务站点负责人就近服务的电商人才机制。
(五)打造农产品电商供应链体系,多举措推动农产品上行。一是培育并推广应用“滇韵楚彝”、“品致南华、“翠柏云品”、“茅阳彝韵”、“彝美武定”、“阳光永仁”、“楚姚荷韵”、“禄丰飨礼”、“威楚耘耕”、“元谋果蔬”等11个州、县区域电商公共品牌,形成品牌联动,更好的宣传提升楚雄州农特产品的知名度。二是推动农产品电商“一乡一品”“一村一特”,促进电商产品品牌化、规模化、链条化。全州共培育了40个特色产品品牌,开发策划200余个特色产品品牌包装,新开发网货达400余个,以品牌故事、包装文案、产品文化等赋予网商产品更多的价值。三是州、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了农产品SC生产分拣车间,提供多品类农产品生产许可认证(SC),让非标农产品转化为标准化的商品,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全州累计制定各类网商农产品流通标准80余个,开发了楚雄州农产品质量追溯服务平台,建立规模性农产品身份认证“一物一码”,基本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追溯管理。四是引导部分电商企业“供”“销”分离,实现电商平台运营与产品供应相分离,实现“专业事由专业人操作”;引导部分种养殖基地(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根据电商产品销售端市场需求,开发策划、生产适合网销的产品,为电商平台提供更多品类可规模发货的产品,实现“一件代发”网商供应和传统市场销售相结合。五是结合传统节假日、重大活动、农时农事等,举办农特产品购物节、山货节、农民丰收节、“采摘体验+网红直播”、直播带货、年货节等产销对接活动,通过丰富产销对接活动,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自2018年至今,全州累计举办各类产销对接活动200余场次,进一步营销和宣传楚雄州农特产品。六是积极顺应直播电商发展新业态,及时在州、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部分乡村电商服务站建设公共直播间,免费供“村播”网红使用;举办多场次直播电商人才培训,举办多场次州、县电商直播大赛,培育“村播”网红,如:2023年6月28日-8月6日举办的第二届电商直播大赛暨“楚品出滇”活动,大赛期间直播交易额突破2000万元;积极对接市场,邀请“陈洁KIKI”主播网红等为楚雄好物进行推介,积极组织直播团队在南博会期间参与直播带货,其中:滇中阿表妹团队在“臻品荟萃•南博在线”全省直播带货竞赛活动中荣获“金牌主播二等奖”荣誉称号,获得2万元资金奖励。多措并举,积极与招商银行等集团企业及各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对接进行工会采购,线上线下融合,助推楚雄州农特产品外销,助力乡村振兴。
(六)强化政策扶持,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一是出台并落实“稳增长”电子商务奖补、“兴楚电商创业领军人才”奖励等政策。积极争取省级网络销售竞赛奖、直播基地等扶持政策。二是着力解决电商企业轻资产、无抵押导致融资难的问题,楚雄商务局协同人行楚雄州支行针对问题多次调研,制定出台了《楚雄州金融支持电商类市场主体发展十四条措施》,畅通“银政企”通道,引导农信社、农行、邮储银行等12家银行金融机构开发电商类市场主体专属信贷产品19个,推出适合电商企业的“经营快贷”“订单贷”“按日贷”等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电商市场主体需求。2022年,全州有109户电商企业获得融资贷款2 .66亿元,有效推动我州电子商务发展。
(七)加快推动楚雄城乡物流园建设,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基础。楚雄市城乡物流基地产业园项目位于楚雄市紫溪镇前进社区,占地500亩,计划投资约3.65亿元,目前已争取到位专项债资金1.78亿元。楚雄市城乡物流基地产业园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信息服务中心、研究中心、保鲜冷藏中心、1#配套多功能仓、2#配套多功能仓、3#配套多功能仓、1#速冻库、2#速冻库、垃圾中转站、消防水泵房、场平、室外附属工程等。该项目一期由楚雄市商务局委托楚雄市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主体建设,接近收尾;二期项目由市商务局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固远城乡物流园发展(楚雄)有限公司进行建设,已完成施工用水用电、场坪、道路、工地项目部建设(活动房办公室等)等,1号地块2个单体厂房主体施工已完成,外架已拆除。产业园区建成后,将与中农联的京东数字产业园、电子商务园区、核桃交易市场等形成物流+快递园区+电子商务+数字产业园区+市场交易的集散地,成为服务滇中乃至全省、辐射川渝、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物流枢纽和电子商务园区。
虽然,我州农村电商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滇中同区位州市还有很大差距,下一步,我们将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做好农村电商工作,推动农村电商持续健康发展,拓宽乡村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感谢你们对我州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楚雄州商务局
2023年8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及电话:邓文兴 3118127)
抄送:州人大选联工委、州政府办公室
主办:楚雄彝族自治州商务局
地址:楚雄市阳光大道283号 电话:0878-3118122
政府网站标识码:5323000014 滇ICP备18005521号-2滇公网安备 532301020003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