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楚雄州2013年商务运行分析报告

索引号:115323007704937969-/2019-0703385 公文目录:社消数据 发文日期:2014年01月26日 主题词: 文  号: 成文日期:

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商务厅的支持帮助下,全州商务部门千方百计扩内需促消费,抓出口稳进口,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商务运行呈现出国内贸易较快发展、国际贸易快速增长、对外经济合作平稳发展的特点。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2013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0.6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6.7%,同比增长14.1%。流通服务业上缴国税16.6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02.6%,同比增长16.9%;上缴地税23.5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08.7%,同比增长19.6%;吸纳就业人员19.74万人,完成年度计划101.6%,同比增长5.6%。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8044万美元,同比增长39.7%,完成省政府下达指标23710万美元的118.3%。国际劳务输出1850人,获得国际劳务收入767.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3%、-12.5%。实际利用外资2529.72万美元,同比下降29.7%。

(一)国内贸易较快发展。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65亿元,同比增长14.1%(增速与曲靖、临沧并列全省第一),消费市场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零售业保持较快增长。零售业完成159.55亿元,同比增长17.2%。餐饮业完成24.9亿元,同比增长11.8%。住宿业完成7.6亿元,同比增长8%。批发业完成18.6亿元,同比下降2.9%。二是城镇消费增长快于农村。城镇完成179.3亿元,同比增长15.4%。农村完成31.35亿元,同比增长12.4%,比农村快3个百分点。

(二)国际贸易快速增长。全州外贸进出口达28044万美元,同比增长39.7%。其中:出口25619万美元,同比增长42.1%;进口2425万美元,同比增长18.7%。

(三)对外经济合作平稳发展。全年向日本、新加坡、越南、缅甸、老挝等国输出国际劳务1850人,获得国际劳务收入767.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3%、-12.5%。实际利用外资2529.72万美元,同比下降29.7%。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批发零售业增长压力加大。随着家电下乡政策到期停止执行、新的消费刺激政策尚未出台,人民群众消费观念转变,我州家电、建材、餐饮等消费热点不同程度降温,部分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我州境内外地总部企业的快速发展,该部分企业的经营业绩无法纳入我州统计的影响,加之上级统计部门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数据审核力度进一步加大,尽管我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名列全省第一,但仍落后计划目标3.9个百分点。

(二)外贸形势严峻。从内部看:我州外贸商品结构、国际市场、出口方式均较单一,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弱,且贸易便利化问题长期困扰外贸企业。特别是要正视的问题还有:虽然全州10县市均有出口业绩,但我州各县市之间外贸发展极不平衡;外贸企业发展极不稳定,进出口额增减波动幅度较大,难于预期,委托出口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从外部看:外需不振,人民币不断升值挤压外贸盈利空间,贸易保护主义迅速升级,我州农产品等传统优势出口商品不同程度遭遇贸易壁垒的影响。

(三)对外合作困难加大。由于我州企业实力不强,对外投资,抢抓资源意识差,对外投资难度大,工作推进困难多。随着国内用工待遇提高,加之中国与日本等国发生领土争端,部分务工人员出国务工意愿降低,国际劳务输出面临新的困难。随着外商对我国投资意愿下降,加之土地审批控制不断强化,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实际利用外资困难较多。

四)项目工作存在差距。项目扶持力度小,申报项目积极性不算高,土地保供难度大,项目推进缓慢。

三、2014年工作建议

(一)搞活流通,扩大消费

1.加快城乡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提高流通效率,促进城乡居民消费。一是抓紧修编完善县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二是抓好大型批发市场、乡镇农贸(集贸)市场建设改造、“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南菜北运”、茧丝绸发展扶持等内贸项目申报工作,加快商务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加快现代商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滇中大商汇等综合市场、元谋蔬菜批发市场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楚雄鹿城大厦有限责任公司等重点流通企业建设,加快我州现代商品市场体系建设,逐步解决买难卖难和消费不安全问题,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四是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提高流通效率。鼓励企业积极参加电子商务孵化辅导培训,在东莞市金状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帮助下,借助“特色楚雄馆”网上营销平台,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发展。加快楚雄、广通、南华、永仁等物流节点建设,加快我州现代物流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连锁经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剌激城乡居民消费欲望。五是发挥典当、拍卖、融资租赁行业对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作用,促进中小微商贸企业发展,吸纳更多人员就业,增强消费潜力。

2.培育消费热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办好各种展会,抓好节假日促销,积极创建“绿色饭店”,加快社区家政、沐浴、洗染、家电维修、医疗保健等生活服务业发展,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拓展消费空间,扩大居民服务消费。

3.加强市场监测及调控,保障市场平稳运行,创造有利消费环境。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应急商品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及生猪活体储备制度,加强成品油、酒类流通、典当拍卖等行业监管,保障成品油、猪肉等重要商品市场供应及平稳运行。不断提高市场运行监测水平,及时发布市场预测预警信息,引导企业科学生产、居民理性消费。

4.抓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工作,准确反映我州消费发展水平。一是在抓好法人企业申规达限工作的同时,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鼓励限额以上统计对象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应统尽统、应报尽报,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二是落实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统计工作部门联动制度。与统计部门密切合作,每月坚持报前加强分析,及早采取预防措施;报中加强跟踪督促,及时解决困难问题;报后加强总结,及时改进工作方法措施。三是鼓励和动员有条件的限额以上个体户转为法人企业。四是督指导各县市进一完善加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工作的政策措施,力所能及地帮助各县市解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工作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二)进出口并重,扩大外贸规模

1.稳政策,培强做大外贸主体。随着形势发展,既要不断完善州内外贸促进政策,使其更为科学合理,又要保持现有政策的稳定,以稳定企业的预期和信心,调动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

2、抓重点,扩大出口规模。抓好蔬菜、松香、轻纺机电、野生食用菌等重点产品,楚雄博弘进出口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楚雄等重点县市进出口促进工作,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同时,积极培育和壮大新的增长点,优化外贸商品结构。

3、强服务,拓展市场占有量。引导企业用好出口退税、外贸区域协调发展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和出口信用保险等国家政策,用好云南省外贸发展专项资金和“走出去”外经贸发展资金等省级政策,加大政策资金帮扶力度。加强外贸运行监测分析,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国际市场变化,及时帮助企业解决报关、报检、退税、外汇管理、融资等过程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境外展洽会,寻客户、抢订单,进一步扩大州内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份额。在稳定日韩、欧盟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东盟等新兴市场,优化外贸市场结构。

4.促发展,适当增加进口。根据我州产业发展需要,适当增加进口,利用国外资源、国际市场促进彝州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三)扩大外资利用规模,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

1.拓领域优结构,扩大外资利用规模。加强部门沟通联系,主动参与对外招商引资的项目论证、包装和宣传推介,做到提前介入,引导外资进入与我州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关联度高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外资利用规模;切实做好外商投资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外资到位率。

2强服务突重点,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抓住桥头堡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以东盟、南亚市场为重点区域,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增强企业信心,跨出国门,开发利用国外资源,抢占国外市,有效整合国内外资源,进一步推进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罂粟替代等工作;继续抓好“彝州外派劳务”这一特色外经品牌,实现外派劳务稳步发展。

 

 

 

                     楚雄州商务局

                  2014年1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