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楚雄州2012年一季度商务运行分析报告

索引号:115323007704937969-/2019-0703383 公开范围:公开 发文日期:2013年11月24日 主题词: 文  号: 著录日期:
2012年一季度,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商务厅的支持帮助下,全州商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州委“开放活州”战略,坚定不渝地实施 “流通活州”战略举措,想方设法稳外需,千方百计扩内需,拓展“走出去”领域和提高利用外资规模水平。商务运行呈现出:国内贸易较快发展,外贸快速增长,外资外经平稳发展。

一、运行情况及特点

2012年一季度,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9.9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6 %,同比增长17 %。流通服务业上缴国税1.99 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7 %,同比增长 39.2%。上缴地税 3.2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23%,同比增长22.2%。吸纳就业人员17.99万人,完成年度计划96.6%,同比增长5%。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4246 万美元,同比增长 38.4%,完成省政府下达指标17805万美元的23.9 %。国际劳务输出133人,获得国际劳务收入34.4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64.8%、70%。

商务运行呈以下特点:

1、内贸较快发展。一季度,全州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99 亿元,同比增长17 %。其中:城镇完成25.56 亿元,同比增长17.6 %;农村完成4.43 亿元,同比增长13.7 %,呈现城乡两旺、共同繁荣局面。从行业看,批发业完成3.81亿元,同比增长14.8%;零售业完成22.13亿元,同比增长16.8%;住宿业完成0.6亿元,同比增长16.3%;餐饮业完成3.46亿元,同比增长20.2%。全州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中标产品359860台(件),销售额达8.47亿元,兑现补贴0.99亿元,其中:今年一季度,全州销售“家电下乡”中标产品0.054亿元,兑现补贴0.0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 %、5.6%。

2、外贸快速增长。在外贸促进政策激励下,外贸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全州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4246万美元,同比增长41.1%,其中:出口实现3101万美元,同比增长6%;进口实现1145万美元,同比增长1247.1%。

3、外资外经平稳发展。2012年一季度,受国际金融危机及日本地震余波影响,向毛里求斯、新加坡、日本、越南、缅甸、老挝等国输出劳务133人,获得国际劳务收入34.4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64.8%、7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州级内贸政策落实难,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多年来,我州内贸投入严重不足,流通基础设施功能不全,多数流通服务企业呈“弱、小、散”,内贸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受国家宏观调控及国内经济回落等因素影响, 批发零售行业销售额环比下降,3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下降三个百分点。受干旱、生产运输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成品油等重要商品、蔬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普遍上涨,市场波动明显增加,其中:3月底,蔬菜(18种常用蔬菜)、鲜肉(鲜猪肉、鲜羊肉、鲜牛肉)、梗米平均零售价分别为5元/千克、35.7元/千克、5.1元/千克,比1月初分别上涨22%、4.7%、6.4%。

(二)国际需求恢复乏力,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欧美、日韩等国际市场需求恢复乏力,加之国家调整部分出口商品增值税征管办法,我州松香、蔬菜等商品出口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多数外贸企业出口业绩不佳,全州出口增幅较小。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深,国际贸易保护日益抬头,外贸环境日益恶化。

(三)外资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外商投资环境有待改善。我州能吸引外商的项目储备少,海外招商难度大,合同利用外资不多,实际到位外资较少。配套服务不够完善,外商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三、下步工作意见

(一)建平台强监管稳市场,搞活流通扩大消费。一是建平台,强基础。扎实抓好在建重点市场项目。抓紧实施永仁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姚核桃批发市场、元谋“南菜北运”试点、元谋蔬菜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等的建设,继续抓紧推进楚雄农产品批发市场、楚雄滇中大商汇、南华野生菌市场、广通联运公司现代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以加强配送中心建设和巩固提升农家店质量为重点,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乡镇集贸市场建设。要精心选择市场建设、管理主体,优先选报主体明确、土地落实、辐射带动作用大的市场;加快无形市场建设。按照省商务厅提出的深入实施“一州一策、一县一品、一乡一店”的电子商务营销工程,加快推进南华野生菌、广通白糖茶叶、元谋果蔬电子交易市场建设;继续抓好“家电下乡”工作,促进城乡居民消费。二是抓监管,强服务。紧紧围绕《2012年云南省市场运行监测工作考核办法》及州人民政府下达的内贸增长目标,以加强领导、提高批零限额以上比例、强化调研分析、扩大监测成果应用范围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市场运行监测统计工作。切实加强生猪屠宰、酒类流通、药品流通、成品油、典当、拍卖、茧丝绸等行业的监管力度,确保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确保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三是稳市场,保供应。切实做好重要商品储备工作,进一步完善应急商品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及生猪活体储备制度,保障成品油、猪肉、救灾应急物资等重要商品市场供应及市场平稳运行。

(二)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提高外贸规模水平。坚定不渝落实“立足长远打基础,培植龙头建产业,开拓市场扩规模,优化结构增效益,转变方式促发展”的外贸工作思路,以“抓基础、建产业、培龙头、突重点、寻增点”为主抓手,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增加进口,确保外贸增长目标。一是突重点、寻增点。引导企业用足用活外贸促进政策,稳住食用菌、松香、纺织品等重点产品和云南森源化工有限公司、楚雄茶花物产进出口有限公司、楚雄宏桂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南华云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云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的进出口规模,确保我州外贸平稳发展;做好协调服务和引导工作,力促楚雄博弘进出口有限公司供香港蔬菜出口增加1000万美元以上,双柏县松香出口增加1500万美元以上,云南勤攀磷化工有限公司重钙出口500万美元以上、禄丰科莱恩有限公司黄磷产品出口400万美元以上,全年最终实现4000万美元以上的进出口净增量。二是抓基础,建产业。抓好农产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原料基地建设,打牢外贸产业基础。已核准的元谋县21万亩要认真抓紧推进,争取早日验收。其它果蔬产品规模较大的县要积极开展示范基地建设。注重引进外向型加工龙头企业,努力实现我州加工贸易的零突破,促进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扩大出口、增加进口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国家进口优惠政策和人民升值的有利时机,鼓励企业增加我州工业生产所需原材料、先进技术设备和零配件的进口,促进我州产业转型升级。

(三)拓领域优结构强服务,提高外资外经规模水平。一是拓领域优结构,扩大外资利用规模水平。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紧密结合州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思路和明确的重点产业,及时研究修订《楚雄州外商投资指导意见》,引导外资进入与我州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关联度高的领域。加强与发改、工信、招商以及各工业园区管委会的沟通联系,主动参与招商引资的项目论证、包装和宣传推介,做到提前介入,一旦项目洽谈成熟就立项审批,进一步扩大外资利用规模;切实做好外商投资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跟踪外资到位,跟踪服务项目建设、投产和正常生产经营,进一步提高外资到位率。二是强服务突重点,努力构建“走出去”新格局。抓住桥头堡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以东盟、南亚市场为重点区域,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鼓励州内更多企业“走出去”开发资源、开拓市场,形成外经促外贸的良好格局。进一步理顺职能,强化人才培训储备和外派劳务人员费用担保机制建设,继续抓好“彝州外派劳务”这一特色外经品牌,实现稳步发展。同时积极拓展外经领域,在境外替代种植、对外工程承包等领域增加外经业务范围。

附:2012年一季度楚雄州流通服务业发展责任目标表                 

2012年一季度楚雄州对外贸易分县(市)统计表

                        二O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