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楚雄州2017年1季度商务运行报告

索引号:115323007704937969-/2019-0703332 公开范围:公开 发文日期:2017年03月14日 主题词: 文  号: 著录日期:

一、2017年一季度主要指标预计完成情况

--- 1-2月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51亿元,同比增长12%左右。1季度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78.19亿元,同比增长12%左右。

--- 1-2月全州外贸进出口预计完成4049万美元,同比增长18%左右。1季度全州外贸进出口预计完成9650万美元,同比增长10%左右。

--- 1-2月全州电子商务销售额实现6327万元,同比增长32%。1季度全州电子商务销售额预计实现9500万元,同比增长30%左右。

全州商务系统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1季度实现“开门红”。一是抓好名录库进出库工作,进一步强化统计基础工作。联合州统计局于2016年11月召开10县市经信、统计部门参加的商贸流通统计及内外贸工作业务培训会,专题研究 2017年1季度“开门红”工作措施。于2016年12月将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行业中符合退库标准的38户限上法人企业清理出库,并新增限上法人企业109户(2016年全年新增限上法人企业195户),对1季度“开门红”形成有力支撑。2月底,组织全州商务、统计部门人员参加省商务厅、省统计局召开的视频会议,就强化统计基础工作做了统一安排和部署。二是加强调查研究,齐心协力共谋发展。2月份,州商务局党组成员带领相关科室分组到云南省烟草公司楚雄州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云南楚雄石油分公司、楚雄博弘等重点内外贸企业进行调研、座谈,建立推进工作协调机制,共谋发展,力所能及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早安排早部署,层层压实目标责任。认真贯彻州政府要求,及时进行任务分解,提早组织召开全州商务工作会,将指标分解到各县市,并签订了责任状,压实责任,做到任务早明确。按照《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7年楚雄州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责任分解方案的通知》要求,制定并下发了《楚雄州商务局关于对涉及2017年楚雄州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进行责任分解的通知》,将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科室。建立定期运行分析机制,每月2次进行经济运行分析,查找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下发《楚雄州商务局党组成员及科室联系县市、重点企业的通知》,进一步完善联系县市及重点企业制度;联合统计部门于2月底对部分重点企业进行抽样调查,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对楚雄市等相关县市发出预警,督促相关县市及时采取措施,力保一季度“开门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贸发展基础薄弱。一是商贸流通业呈“弱、小、散”。2016年我州限额以上比重仅为43.8%。二是商品结构单一。特别是州烟草公司、两大石油公司的两烟、成品油批发额在限额以上批发业中的比重分别高达43%、10.8%,同比分别增长8%、26.3%。三是商贸企业统计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二)外贸增长压力较大。一是结构单一。我州出口的产品70%以上为农特产品,主要靠楚雄博弘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等少数企业支撑,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较弱。二是外需疲软。2017年1月,有进出口业绩的外贸企业仅有14户,占全州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223户的6.3%。三是贸易便利化问题长期困扰我州。由于我州没有口岸,外贸企业通关、商检不畅等贸易便利化问题长期存在。四是外贸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对外开放水平低。一是随着国内用工待遇提高,出国务工人数减少,国际劳务输出难度不断增大。二是我州开放程度不高,产业基础薄弱,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较小,外资到位率低。

(四)电子商务发展基础薄弱。观念滞后、人才匮乏、电商弱小散、物流成本高等问题十分突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认真抓好“三进企业”工作,强化省州稳增长奖励政策宣传解读,增强商贸企业的信心和活力。

(二)落实兑现各种奖励措施。对事后补助项目联合财政部门及时进行核查或评估,对符合奖励补助的及时认定,该上报省的及时上报,属本级财政兑现的,及时与州财政审核下达。通过及时兑现《楚雄州加快发展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行业的实施意见等促进政策,宣传和落实省政府稳增长22条及州政府稳增长27条措施,鼓励和引导批零住餐和电商企业加快发展,培育壮大内贸市场主体。

(三)抓好项目工作。一是做好2017年度全州 “四个一百”重点项目中商贸流通领域重点项目收集汇总工作;二是抓好当前在建项目的推进和验收,积极向上争取今年的新项目,待财政预算下达后,及早组织各县市进行项目报批,争取上半年内所有本级财政支持项目下达到县市;三是加强与省厅和财政的沟通,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及早下达,并按期支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四)加强跟踪问效。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对标对表,压实责任,跟踪问效,加大检查力度,对工作不力的及时问责,保证各项工作推进,努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二季度双过半,三季度功九成,四季度大收官”目标。

 


【关闭】